什么是三伏灸
三伏灸是中醫學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療法,屬于天灸療法中的一種,因為治療的時間是每年的三伏天,所以稱為三伏灸。
為什么三伏天艾灸效果倍增?
夏季陽氣旺盛,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,肌膚腠理開泄,艾灸很容易使藥力滲入穴位經絡,直達病處。因季節性多雨潮濕、暑氣為患、易感濕邪,所以三伏灸既可祛濕溫陽,又可達到夏病冬治的效果,防止疾病在冬季發作或減輕發作。對于普通人群,三伏灸可以起到治未病、養生保健的作用。
三伏灸最適宜的人群
免疫力低下、畏寒肢冷、亞健康人群
反復感冒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鼻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慢性咽炎等人群
脾胃虛寒、慢性腹瀉、消化不良、胃腸功能紊亂、便秘等人群
虛寒頭痛、頸肩背痛、腰腿痛、關節痛等人群
痛經、月經不調、宮寒不孕、卵巢功能早衰等人群
2018年三伏灸時間
伏前灸:即日起至7月7日
初伏時間:7月17日—7月26日
中伏時間:7月27日—8月15日
末伏時間:8月16日—8月25日
溫馨提示:艾灸雖好,切不可隨意行灸。艾灸應該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原則。想要針對性的調理,達到“冬病夏治”的目的,應根據體質不同在專業醫師建議下再行艾灸。